脆脆的嘎吱嘎吱声、嚼口香糖、沉重的呼吸、清喉咙和闻气味等声音会让你产生强烈的负面反应吗?如果是这样,你很可能是英国18%的人中的一员,他们患有一种相对不太明显但真正使人衰弱的神经感觉疾病,叫做恐音症。
据恐音症患者梅琳达?温纳?莫耶9月份在《纽约时报》上报道,尽管对该综合症的研究“仍处于起步阶段”,但近年来人们对“这一现象”的兴趣越来越大。
据《泰晤士报》报道,奥斯卡提名电影《Tár》中,凯特·布兰切特饰演的角色被“笔的滴答声和节拍器稳定跳动的声音”触发,突出了这种鲜为人知的疾病。Netflix热播剧《性教育》(Sex Education)中的角色鲁比(Ruby)也同样有助于加深对这种情况的了解。
即便如此,患有恐音症的Ellie Violet Bramley在为《卫报》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说,“英国只有14%的人知道自己患有恐音症”。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恐音症(Bramley称其为“声音狂躁症”)很难谈论。
临床心理学家简·格雷戈里解释说:“你实际上是在告诉别人:‘你吃饭和呼吸的声音——你维持自己生命的声音——让我很反感。’”她与人合著了一篇关于这种情况的论文。“真的很难找到一种礼貌的方式来表达这一点。”
脑部扫描研究表明,恐音症患者会将“特定的无害声音视为威胁”,温纳·莫耶解释道。某些声音似乎会触发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,这部分身体负责我们无意识的“战斗或逃跑”反应。
布拉姆利说,对于恐音症患者来说,普通的声音会导致“厌恶反应”,这可能“以身体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”。这些变化可能包括“肌肉紧张或心率增加,或易怒、羞耻和焦虑等情绪反应”。
在温纳·莫耶(Wenner Moyer)的案例中,一些看似无害的声音,比如“丈夫在咀嚼”和“有人在吮吸”,让她“勃然大怒”。她写道:“我经常忍不住发表评论……然后我通常会走开,在我做一些可能让我入狱的事情之前逃离声音。”
布拉姆利说,极端恐音症患者报告说,恐音症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“严重”影响,他们不得不结束恋爱关系或搬家,以避免“惹到邻居”。
那么,对于那些恐音症正在影响他们生活的人来说,他们有什么选择呢?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临床心理学家、恐音症中心主任扎克·罗森塔尔在《纽约时报》的文章中建议:“如果你伴侣的声音让你想杀人,试着和他们谈谈。”“告诉他们你的反应不是有意识的选择,如果你需要走开或单独吃饭,请得到他们的支持。”
《今日心理学》称,尽管治疗恐音症没有“神奇的公式”,但认知行为疗法(CBT)可能有助于患者理解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反应。其他形式的治疗,包括声音治疗和音乐治疗,以及“生活方式的改变”,如使用降噪耳机,都可以缓解症状。
布拉姆利补充说,有时候,应对恐音症影响的“最佳选择”就是“走开”。“当你再次进入房间时,声音可能已经消失了,或者你可能觉得自己有了更好的准备”来应对大脑对触发物的反应。